为进一步落实“人才强校”战略,推进学校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,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,现面向海内外招聘具有较大国际学术影响的科技领军人才,学科与学术带头人,以及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的青年杰出人才,真诚欢迎海内外优秀学者加盟广州大学。
一、学校简介
广州大学是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。学校本部位于广州大学城西南端,有大学城、桂花岗两个校区,占地1880亩。现有学生33974 人,具有本硕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。学校有教职工2900多人,副高以上职称者1148人,拥有两院院士4人、澳大利亚技术科学及工程院院士1人,双聘院士7人、长江学者6人、国家杰青13人等为首的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,承担了一批973项目、863项目、人文社科重大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。广州是“一带一路”重要枢纽城市,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,是宜居宜学宜业之地,广州大学立足区域发展优势,面向国际学术前沿,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,正致力于建设成为与广州城市发展深度融合、与广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、具有学科、城市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高水平大学。近期发展目标:2020年,学校跻身省内地方高校“第一方阵”行列;2025年,学校建成具有学科、城市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高水平大学,进入全国高校排位50名左右。
二、申请条件
(一)领军人才:包括院士、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,以及有卓越学术成就的人文社会学科学者和其他在学术地位、水平和成就方面与此相当的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者;引进后对学校的建设发展能起到领军作用;院士年龄一般在65周岁以下,其他领军人才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。
(二)学科带头人:在某二级或以上学科占有突出学术地位,学术上具有较大影响力、持续发展潜力,在国内知名高校(科研机构)担任正高职务或海外知名高校(科研机构)担任副高以上职务的学者;引进后对学校教学科研、学科建设能起到带头人作用;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。
(三)学术带头人:在国内外知名高校(科研机构)任副高以上职务,或其他高校(科研机构)任正高职务,或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突出的科研成果,形成较大影响力、有持续发展潜力的学者;引进后能成为学校教学科研、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;年龄在50周岁以下(副高职称45岁以下)。
(四)青年杰出人才(分A类和B类):研究方向明确,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和丰富的科研工作积累,发展潜力大,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的青年学者,引进后能成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;具有在国内外一流大学学习或教学科研工作的经历;在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或获得公认科研成果等基本条件。
1.青年杰出人才(A类)。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、“国家特支计划”青年拔尖人才、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青年学者或其学术水平已达到以上获得者学术水平的人才。
2.青年杰出人才(B类)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,通过若干年培养能够达到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的人才。
三、专业学科
学科领域:数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天文学、地理学、大气科学、地质学、生物学、系统科学、生态学、统计学、力学、机械工程、光学工程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电气工程、电子科学与技术、信息与通信工程、控制科学与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建筑学、土木工程、测绘科学与工程、化学工程与技术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、环境科学与工程、生物医学工程、食品科学与工程、城乡规划学、风景园林学、软件工程、生物工程、安全科学与工程、哲学、理论经济学、应用经济学、法学、政治学、社会学、马克思主义理论、教育学、心理学、体育学、中国语言文学、外国语言文学、新闻传播学、中国史、世界史、管理科学与工程、工商管理、公共管理、艺术学理论、音乐与舞蹈学、戏剧与影视学、美术学、设计学及其他相关学科。
重点发展研究领域(“5+2”大平台):(1)智能制造工程;(2)移动数据科学与工程(含网络空间先进技术、智能软件等);(3)华南地理、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;(4)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工程;(5)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(含精准基因编辑工程等);(6)现代金融与现代服务产业研究;(7)岭南文化与艺术。
四、配套支持条件
(一)广州大学将为院士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卓越学术成就的人文社会学科学者、海内外有重要影响且科研成果突出的学者、学科带头人、学术带头人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支撑体系:(1)搭建科研平台、团队;(2)优先安排研究生指标;(3)充裕科研经费;(4)丰厚年薪;(5)购房补贴;(6)租房补贴或提供过渡房;(7)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问题。
(二)广州大学将为青年杰出A、B类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支撑体系:(1)搭建科研平台、团队;(2)充裕科研经费;(3)丰厚年薪;(4)购房补贴;(5)租房补贴或提供过渡房;(6)协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。
五、应聘程序
通过关注“广州大学人才办”微信公众号填报应聘信息,或向相应用人单位招聘邮箱投送简历进行报名。
报考人员在报名系统或书面填报的所有信息均将留存,在资格复核、聘用考察、公示、以及聘用后试用期间与真实信息进行对照,如发现应聘人员有弄虚作假或有损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,报名信息与真实情况不符的则取消其面试、体检和聘用资格,已经聘用的予以解聘。
七、联系方式
通讯地址: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广州大学人事处
邮编:510006
联系人:谭老师、许老师、李老师
电话:86-20-39341749 86-20-39366462
传真:86-20-39366216
E-mail:gdrsc@gzhu.edu.cn
学校网址:http://www.gzhu.edu.cn
附:广州大学各学院及科研机构联系方式,欢迎直接联系咨询。
单位 |
联系人 |
联系电话 |
|
地理科学学院 |
谭老师 |
86-20-39366890 |
dlxyrc@gzhu.edu.cn |
化学化工学院 |
王老师 |
86-20-39366902 |
hgxyrc@gzhu.edu.cn |
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|
梁老师 |
86-20-39366937 |
hjxyrc@gzhu.edu.cn |
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|
李老师 |
86-20-39366923 |
jdxyrc@gzhu.edu.cn |
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(含智能软件研究院) |
梁老师 |
86-20-39366375 |
jjxyrc@gzhu.edu.cn |
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|
黄老师 |
86-20-39366972 |
jzxyrc@gzhu.edu.cn |
生命科学学院(含精准基因编辑工程中心、分子遗传与进化创新研究中心) |
黎老师 |
86-20-39366915 |
skxyrc@gzhu.edu.cn |
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|
彭老师 |
86-20-39366859 |
sxxyrc@gzhu.edu.cn |
土木工程学院(含淡江工程灾害研究中心、建筑节能研究院) |
潘老师 |
86-20-39366955 |
tmxyrc@gzhu.edu.cn |
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|
温老师 |
86-20-39366871 |
wdxyrc@gzhu.edu.cn |
体育学院 |
覃老师 |
86-20-39366835 |
tyxyrc@gzhu.edu.cn |
工程抗震研究中心 |
龙老师 |
86-20-86395053 |
kzzxrc@gzhu.edu.cn |
广州发展研究院 |
周老师 |
86-20-36213781 |
gzfzyjyrc@gzhu.edu.cn |
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 |
殷老师 |
86-20-39341749 |
wyyrc@gzhu.edu.cn |
智能制造工程研究院 |
陈老师 |
86-20-39341527 |
esim_hr@gzhu.edu.cn |
工商管理学院(含创新创业学院) |
丁老师 |
86-20-39366799 |
ggxyrc@gzhu.edu.cn |
经济与统计学院(含金融研究院) |
彭老师 |
86-20-39366825 |
jjxyrcyj@gzhu.edu.cn |
公共管理学院 |
李老师 |
86-20-39366783 |
ggglxyrc@gzhu.edu.cn |
教育学院 |
莫老师 |
86-20-39366750 |
jyxyrc@gzhu.edu.cn |
法学院(含公法研究中心、人权研究院) |
夏老师 |
86-20-39366715 |
lawxyrc@gzhu.edu.cn |
旅游学院(中法旅游学院) |
胡老师 |
86-20-39366846 |
lyxyrc@gzhu.edu.cn |
美术与设计学院 |
许老师 |
86-20-39366713 |
artxyrc@gzhu.edu.cn |
人文学院 |
张老师 |
86-20-39366708 |
rwxyrc@gzhu.edu.cn |
外国语学院 |
廖老师 |
86-20-39366711 |
wyxyrc@gzhu.edu.cn |
新闻与传播学院 |
吴老师 |
86-20-39366793 |
xwxyrc@gzhu.edu.cn |
音乐舞蹈学院 |
阮老师 |
86-20-39366687 |
ywxyrc@gzhu.edu.cn |
马克思主义学院(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) |
张老师 |
86-20-3936672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