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加快“中国特色,世界一流”大学建设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提升科学研究水平,电子科技大学现面向海内外知名大学公开招聘专职科研人员,诚邀您的加盟。
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,始建于1956年,坐落于有“天府之国”之称的四川省成都市。1997年,首批进入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大学行列;2001年,进入国家“985工程”重点建设大学行列;2017年,学校入选国家建设“世界一流大学”高校A类行列。经过六十余个春秋的砥砺奋进、薪火相传,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,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,以工为主,理工渗透,理、工、管、文、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。
有关事项公告如下:
一、招聘对象及基本条件
1.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遵守宪法和法律,热爱高等教育事业,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。
2.具有博士学位,学术成果突出,具有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。优先考虑具有高校、科研院所或知名企业科研工作经历,科研能力强、具有重大科研项目工作经验的研究人员。已有工作经历者,工作期间表现优秀。
3.身体健康,具备履职的身体条件。
4.符合具体招聘岗位的其他要求。
二、招聘流程
1.请应聘者在招聘网站中提交申请材料(网址:http://rczp.uestc.edu.cn)。
2.学院对申请人材料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。
3.校院两级考评。
4.公示招聘结果。
三、相关说明
1.应聘人员所提供材料应真实可靠,若申报材料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况,一经查实,对情节严重者,取消其当年和今后申请进入我校工作的资格。
2.专职科研人员薪酬待遇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发放,同时学校提供安家费、购房补贴与科研启动基金等条件待遇保障。
3.业绩特别突出者可申请特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,特聘期一般3年;特聘期满通过考核,可认定为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。
4.学校鼓励加强团队成员协同合作。
5.专职科研人员为非事业编制人员。
6.学校常年招聘专职科研人员,请申请人关注各学院及团队招聘信息。
四、报名时间
第一轮报名截止时间:2020年10月15日
第二轮报名截止时间:2021年2月28日
五、二级单位招聘信息及联系方式
序号 |
招聘单位 |
招聘专业 |
研究方向 |
招聘岗位数 |
联系人 |
办公电话 |
邮箱 |
1 |
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|
信息与通信工程 |
射频集成电路 |
2 |
刘老师 |
61831357 |
liuyi127@uestc.edu.cn |
信息与通信工程 |
电磁频谱智能感知与控制 |
1 |
|||||
信息与通信工程 |
光纤传感技术及应用 |
1 |
|||||
信息与通信工程 |
智能态势感知 |
1 |
|||||
信息与通信工程 |
双基SAR成像 |
1 |
|||||
信息与通信工程 |
雷达系统技术 |
2 |
|||||
2 |
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(示范性微电子学院) 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
微电子机械系(MEMS) |
1 |
李老师 |
61830623 |
liyunbo@uestc.edu.cn 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
微电子/集成电路 |
2 |
||||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
高端装备核心监测技术 |
1 |
||||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
功率半导体芯片 |
1 |
||||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
集成电路设计 |
3 |
||||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
微系统与芯片集成 |
2 |
||||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
太赫兹科学技术 |
1 |
||||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
大功率毫米波技术及系统研究 |
10 |
||||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
新型二维材料合成及电磁波调控 |
1 |
||||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
集成电路与系统 |
2 |
||||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
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 |
2 |
||||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
微波毫米电真空器件 |
1 |
||||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
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 |
1 |
||||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
微系统关键材料与集成技术 |
2 |
|||||
3 |
材料与能源学院 |
材料科学与工程 |
材料基因与先进能源 |
3 |
袁老师 |
61831073 |
mc2hr@uestc.edu.cn |
材料科学与工程 |
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|
1 |
|||||
材料科学与工程 |
功能薄膜及有机能源材料 |
1 |
|||||
材料科学与工程 |
锂电池及材料 |
1 |
|||||
材料科学与工程 |
微纳功能材料与器件 |
1 |
|||||
4 |
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|
光学工程 |
光电探测 |
1 |
牟老师 |
61839300 |
hrsose@uestc.edu.cn |
5 |
自动化工程学院 |
仪器科学与技术 |
机器人控制 |
1 |
李老师 |
61831570 |
liqi0111@uestc.edu.cn |
仪器科学与技术 |
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 |
1 |
|||||
仪器科学与技术 |
智能穿戴、人机交互、ARVR |
2 |
|||||
仪器科学与技术 |
控制科学与工程 |
2 |
|||||
仪器科学与技术 |
无人机控制、智能算法、工业智能 |
1 |
|||||
仪器科学与技术 |
传感器与无损检测 |
2 |
|||||
仪器科学与技术 |
先进控制、智能制造、机器学习 |
4 |
|||||
仪器科学与技术 |
控制科学与工程 |
1 |
|||||
仪器科学与技术 |
自动测试系统技术和电子测试仪器技术 |
7 |
|||||
仪器科学与技术 |
微波测试与遥感、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;飞机防撞系统,嵌入式系统集成 |
2 |
|||||
仪器科学与技术 |
计算机视觉、无人系统、无线通信与网络 |
1 |
|||||
6 |
资源与环境学院 |
信息与通信工程 |
测井、诱发地震 |
2 |
肖老师 |
61831573 |
hr_sre@uestc.edu.cn |
信息与通信工程 |
气体传感技术、气体催化净化材料 |
1 |
|||||
测绘科学与技术 |
遥感、地理信息、大数据、机器学习 |
2 |
|||||
测绘科学与技术 |
智能信息处理 |
2 |
|||||
7 |
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(网络空间安全学院) |
网络空间安全 |
区块链技术 |
4 |
王老师 |
61831670 |
cshr@uestc.edu.cn |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
机器学习、计算机视觉 |
1 |
|||||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
大数据人工智能 |
2 |
|||||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
分布式计算及存储图像识别 |
2 |
|||||
8 |
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(示范性软件学院) |
软件工程 |
网络态势、人工智能 |
6 |
石老师 |
83203323 |
sjm@uestc.edu.cn |
软件工程 |
图形图像处理 |
3 |
|||||
软件工程 |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人工智能、视觉分析 |
2 |
|||||
软件工程 |
中医信息和数据挖掘 |
1 |
|||||
软件工程 |
嵌入式实时系统 |
1 |
|||||
9 |
航空航天学院 |
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|
新概念飞行器与智能制造 |
2 |
汪老师 |
61831882 |
sijingw@uestc.edu.cn |
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|
飞机发动机,复合材料结构力学 |
1 |
|||||
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|
超导电子学、微波、毫米波电路与系统、空间光通信、电磁场及微波技术 |
1 |
|||||
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|
光电对抗、激光通信 |
2 |
|||||
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|
飞行器集群、组网测控通信、新能源航空应用 |
1 |
|||||
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|
智能无人飞行器总体设计 |
2 |
|||||
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|
测控通信、空间信息感知、通信与信号处理、射频微波 |
1 |
|||||
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|
空间高效与安全网络 |
2 |
|||||
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|
机器视觉、SLAM、智能系统 |
1 |
|||||
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|
非线性动力学、理性力学、飞行器及航空发动机设计 |
2 |
|||||
10 |
数学科学学院 |
数学 |
应用数学、计算数学 |
4 |
张老师 |
61831280 |
zhangjj@uestc.edu.cn |
11 |
物理学院 |
物理学 |
量子压电电子学 |
1 |
解老师 |
61831798 |
xiejunxia@uestc.edu.cn |
物理学 |
低维凝聚态物理与能源 |
1 |
|||||
12 |
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|
生物医学工程 |
脑成像 |
1 |
陈老师 |
61831832 |
chenmm201109@uestc.edu.cn |
生物医学工程 |
生物医学工程 |
1 |
|||||
生物医学工程 |
神经建模、认知障碍 |
1 |
|||||
生物医学工程 |
生物医学工程 |
3 |
|||||
13 |
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|
信息与通信工程 |
无线通信、智能通信、反射通信 |
2 |
鲁老师 |
61830283 |
luzeyan@uestc.edu.cn |
六、学校人力资源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
师资办公室:庹老师
电话:028-61830507
邮箱:zhaopinszb@uestc.edu.cn
欢迎咨询关注与加盟电子科技大学。
电子科技大学人力资源部
二〇二〇年九月二十九日